发烧了怎么办,对象发烧了怎么关心


发烧怎么办 各年龄段小儿发热的特点及护理
发热即体温异常升高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 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 其发热的表现大致相似,但不同年龄的小儿发热时的表现及护理都有不同 。
1
新生儿
由于新生儿棕色脂肪少,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大,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又不完善,故体温调节能力差,常常由于哺乳,哭闹,环境温度改变等原因引起体温的波动,因此非感染性发热较为多见 。 而当严重感染时,体温则往往不升 。 典型的非感染性发热为新生儿脱水热,此时患儿表现为体温突然上升到39~40°CR,烦躁不安,啼哭不止,而无其它症状和体征,经补充一定液体后体温可降至正常 。 哺乳,哭闹等原因引起的体温升高,一般在38.5°CR以下 。
1.1
护理
①一般不用退热剂,多采用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开包散热(注意保暖)等即可凑效 。 ②认真查找发热的原因及伴随的症状体征 。
2
婴幼儿
此年龄期小儿由于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逐渐消失,而后天免疫尚未健全,免疫力低,极易感染疾病,如病毒、细菌等的感染,其早期症状均为发热,以感染为多见,并且该年龄期的小儿脑的兴奋系统与抑制系统的动态平衡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发生高热惊厥,加之本年龄期小儿消化功能差,易发生吐泻及食欲不振,造成体内液体不足 。
2.1
护理
①体温在38°CR以下时,让患儿多饮温开水,如末梢循环差,四肢凉时可先保暖;②体温在38.5℃R以上周身无汗时,遵医嘱使用退热剂,同时仍需给患儿多饮开水,以免液体不足造成大汗后虚脱;③如使用退热剂仍不退热或体温继续上升,周身无汗,超过4~6小时,可重复使用退热剂;如在4个小时内,可给酒精擦浴,口服美林,同时可适量服用镇静剂,以免发生惊厥 。 如患儿体温在38.5R以上,但头部、躯干有汗时,则不要包裹太多,并多饮水,体温可很快下降 。
3
学龄前期
此期小儿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一般病情较轻,高热惊厥少见 。 此期患儿基本能配合治疗,因此一般感染引起的发热经治疗后很快降至正常 。
3.1
护理
①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多饮水,进清淡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②发热时可适量使用退热剂或中药 。
4
学龄期
此期患儿生理功能发育相对成熟,年龄越大临床表现越接近成人 。 发热时患儿可伴有头痛,四肢酸痛,乏力等症状 。
4.1
护理
①卧床休息,嘱患儿多饮开水;②给予必要的精神安慰,向患儿家长解释疾病性质,使家长消除恐惧心理,避免家长不良情绪对患儿产生负面影响 。 关心体贴患儿,减轻患儿痛苦及恐惧感;③根据病情给予抗炎及对症处理 。
发烧了怎么办? 突然发烧发热怎么办

突然发烧发热,不要害怕,不要胡思乱想,思想负担不要过重 。 对于大多数疾病来说,早发现、早治疗是减少危害、避免因就诊不及时出现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

身边如果出现了发热病人,要马上为他测量体温,当遇到发热并伴随呼吸困难的病人时,最好双方都戴上12层以上的棉纱布口罩,并迅速拨打120或自行及时将病人送往医院 。

医院有着很好的隔离措施,将使用最好的检测手段对发热病人进行筛查,每位发烧病人都是单人单间,发烧门诊的病人将使用专门的机器进行拍片等必要检查 。 北京的医院尤其是传染病医院一刻都没有放松过警惕,防护措施一应俱全,在做必要的检查期间,病人留在医院是最安全的 。

什么病可引起发烧

实际上,引起发烧的疾病有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细菌、原虫、立克次体等八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几乎所有的感染性疾病都会引起发热,比如感冒、艾滋病、疟疾、流脑、SARS等 。 二是肿瘤引起的发热,尤其是晚期肿瘤会出现发热症状 。 三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红斑狼疮等也会引起发热 。

推荐阅读